|
玉龙洞简介 | 来源: 点击数:7315次 更新时间:2013-10-16 17:01:10 |
正统九年(1444年)崇安县令金怀。都指挥吴刚奉朝廷之命,在星村一带开采银矿。朝廷派福建参政宁彰到政和、崇安一带监督巡查。明朝武帝正德五年1510年在崇安县令沈钎手上开始停采。玉龙洞历时约70年的开采历程。在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玉龙洞年产银达1100两。
塘角古采硐及其周边地区与矿业有关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矿产地质遗迹类、矿业遗迹类、矿山地质灾害类、矿业有关的历史人文景观等。这些旅游资源是普及地学知识、发展地学旅游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本地的旅游品位、突出塘角旅游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矿业生产遗址
玉龙古采硐(照片3—8)即为主要矿业生产遗址。这些矿业生产遗址同样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玉龙古采硐系明代官银开采之处,不仅可说明开采历史的悠久,而且反映了明代采银兴旺的景象,为研究明代的采矿历史提供重要素材。
目前玉龙古采洞有十余个,这些古洞经过一代代挖凿,已相互贯通,不知不觉中成了个洞穴世界,洞洞相通,纵横交错,洞中有洞,洞内上掘百丈,下探千尺。洞里仍遗留有少量矿(化)
古人虽然不具有深厚的地学、矿业知识,但却非常明确地了解“构造成矿”的原理,各矿洞的开采均是沿主要构造裂隙跟进的。第二,保安矿柱、通风系统的保留合理,完整程度高,说明当年采矿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区内矿业生产遗址的观赏性和开发利用功能均很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遗址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玉龙村东侧约1km处,交通便利,便于开发利用;第二,古洞经后人的不断开采,现已相互贯通,纵横交错,洞中有洞,形成洞穴奇观,极具观赏性;第三,许多矿洞内还留有不少矿(化)体,使得其更具观赏性和科普性。
本区矿业遗迹类别较全、较完整,不仅有矿产地质遗迹、矿业生产遗迹,而且还有矿山次生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这些遗迹反映了明代我国南方地区的采矿水平和矿业经济状况,具有典型性,同时稀有性也较高。矿硐的开采、保安矿柱的保留、通风系统的合理安排等均表明该处遗址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意义。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幽谷玉龙出洞天 下一篇:没有了 | |
|
|